2012年9月6日星期四


2012年6月22日星期五

加咗少少背景,但感覺不太好,可能太深色了,係咪喺石上再加一點點植物會好啲?置之死地而後生?右上角又好似吉咗啲,原本諗住加一點點遠山,但經左邊一役而卻步,又可能左邊加咗遠山後,右邊的石頭會冇咁突兀?

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

未完成畫作

2012年3月5日星期一

臨前人松樹

應該還要改動一下

2011年11月23日星期三

2011年11月10日星期四

轉貼:想起了于非闇大師

轉貼:想起了于非闇大師---胡絮青撰 摘自《中華文史資料文庫》有刪改
http://www.gongbi.net/viewthread.php?tid=60209
  于先生名照,滿族人,生於北京,畢業于滿蒙師範學堂,當過小學教員。業餘從事繪畫書法治印,以後擔任美術編輯,並著有《都門豢鴿記》、《都門釣魚記》、《都門藝養記》等專著。

   于非闇先生的工筆畫是繼承了宋代以來的工筆畫的優秀傳統的。他觀摹古畫的途徑有三:一是到故宮去看,二是到古董店去借,三是到裝裱鋪去看揭裱。他意外 地發現,在揭裱的古畫背面常常有顏色,說明古人在作畫時常有兩面著色的技法。我見過他臨摹的黃荃的作品和宋徽宗的作品,這是他解放後到瀋陽博物院去臨摹 的。他是認真學習了的。下過苦功。我一直以為,于非闇先生的工筆花鳥畫的藝術水準是超過了前人的。他的畫裏有新東西。

  首先,他打破了歷來工筆花鳥畫的宮廷氣和書卷氣,他筆下的題材非常廣泛,“青青翠竹,儘是真情”。 他的偉大之處,不光是在牡丹上發現了美,在百姓庭院 的柿子樹上,同樣地發現了美。現在中國美術館就收藏著一張他畫的柿子,是他的代表作。畫上有題字,說是在老舍家寫生菊花,見院中柿樹碩果累累,十分可愛, 遂寫生下來。平凡的,微細的,熟知的,全被他搬進了畫,全被他畫得很美。他成功地運用了一條創作原則:親切往往能產生偉大的作品。他是這條創作原則的信奉 者和實踐者。

  其次,他打破了歷來工筆花鳥畫的寧靜氣和沉悶氣,他的工筆花鳥畫很有生氣,很有乾氣,充滿了歡快,充滿了昂昂向上的活力。他的工筆花鳥畫絕不是靜物寫生,他的畫是動態的,是有強烈時代氣息的,這是古人絕對不及他的地方。

  我家的迎門正壁上曾經長期懸掛過一張于非闇先生的巨幅飛鴿圖。其位置頗像波士頓美術館迎門的那張。大概,此畫在老舍眼中,是他的鎮家寶吧。此圖曾幾易 其稿,老舍一次偶發一思,何不從上向下俯視一下鴿子的飛姿?平常總是鴿子在空中盤旋,人們仰著臉由下向上看,角度太固定了;如果換個角度,反其道而行之, 必有好姿態。老舍這個想法引起了老畫師極大的興趣。可是到哪兒去由上向下看呢?最後,于非闇先生疏通了天安門城樓管理部門,登上了天安門,真的由上向下觀 察了鴿子的飛態,作了速寫.畫進了畫稿.他本人和老舍都十分得意。可見,他畫中的動態和時代氣息,的確是他所獨有,而且是來之不易的。

  他的老師是大自然。北京各大公園是他常去寫生的地方。前面提到的那張辛夷花是他在頤和園寫生的結果。頤和園的牡丹年年開,他便年年去,而且帶著成群的 學生去。牡丹是他畫了一輩子的拿手好活兒,但他在70歲生日那天,仍然到頤和園去畫牡丹。所以,他的牡丹是活的,是永遠花樣翻新的。這是他畫的牡丹沒有宮 廷氣、書卷氣的最根本原因。

   從藝術角度上看,于先生的畫也有兩大獨特之處。第一,顏色極豔。他擅於用色,長於配色,自己懂得許多顏料的製作和調配方法。他在畫的正反兩面都敷色, 而且是多道上色,烘托出很強烈的立體感。他掌握了許多特殊的上色訣竅。第二,畫畫常常滿塗,頗像西洋的水彩和油畫,圖案性很強。這兩條,在國畫中是不多見 的,他愛這樣做,他走出了自己的路。

  齊白石大師和于非闇大師的畫風絕然不 同,然而都美。白石大師愛畫殘荷,大寫意,顏色從不豔麗。他給人的是一種意境。殘荷本來是不美的,這意境卻別有韻 味,是一種變形的美、抽象的美、概括的美、情緒的美。非閽大師走的是另一條路,他畫的是極度完美的美、和諧的美、典雅的美、鮮豔的美。這種美在自然界不一 定都實實在在地有,是抽象出來的。你想,他畫牡丹,同一張畫面上畫的是春天的花、夏天的葉、秋天的於。最美的花配上最美的葉子和最美的枝幹,哪能不美上加 美呢?

  于非闇先生為人也有兩條是絕頂叫人佩服的:他勤勞而虛心,每一張畫都是他精心設計、精心構思、到處寫生、到處徵求意見而成的,每一張畫都有一小部創造吏。于先生去世時,老舍在悼念文章中有過這樣的描述:

  他堅持日課,每日必畫。他畫工筆畫,費時間較多。可是在解放後,他有多少作品啊。這證明他是如何精勤,至老不懈。他只住三間小屋,但是他不因環境局促,而稍弛怠。繪畫就是他的生命,一拿起筆來,他就得到無窮的樂趣,日夜不息地把 春花秋卉贈給廣大群眾。

  看他作畫,人們會由衷地感慨:這才是一位潛心創作的藝術家!

  他對學生毫無保留,真正做到誨人不倦,傾囊相授。這是他第二個了不起的作風。受過他的教導的人,在他身上會體驗出什麼叫風格高尚和完全的無私奉獻。這樣的藝術家是十分難得的。

  于非闇先生性格豪爽,幽默詼諧,極富同情心,人緣極佳。他中年喪偶,便不再續婚,怕年幼的女兒受後母的欺負。又當父又當娘,極為少見。

  于非闇大師留給了人間一大批美妙無比的畫,他給了人們高等的享受。人們應該記住他!

2010年6月22日星期二

觀音白描

一年冇練過觀音白描,前幾日趁住畫松樹畫到冇乜心機,拎出呢張白描嚟練,第一、二張線條震過貓王,第三張墨色唔啱,第四張終於好少少,但轉彎位仍然係我嘅死穴,直線嘅流暢度同以前冇得比,始終放低白描足足一年。
再畫白描後至明白 carmen 所講,意筆好講意到,冇靈感就企喺度發呆唔知點落筆,但工筆會越畫越入迷,坐低兩三粒鐘而不自覺。

2010年4月22日星期四

2010年4月18日星期日

未完成功課


2010年4月8日星期四

再臨山茶蝴蝶(未完成)

原畫花朵部份係白色,但白色花就要用翠綠分染,不知何故翠綠好易變黃,所以現仍然心大心細好否跟原畫?或者用粉紅色?但始終白色給人感覺比較清雅,葉子仍然係一貫嘅綠色,但紙張起毛利害,唔通係我太耐冇畫工筆,手力又大咗?因為葉子顏色已經偏離原畫,所以花托唔知用乜嘢色分染,正、反葉想嘗試用石色倒染,但又怕效果唔好,未完成已搞到一頭煙。

2010年3月26日星期五

失敗之作

臨李曉明─山茶蝴蝶
幾經艱苦,做到腰酸背痛至做到仿古色,平塗正葉嘅草綠時已知雲母漏礬,顏色又偏藍,反正要實驗,置之死地而後生,一於喺草綠上+朱膘+蕂黃+墨,務求有古舊嘅草綠色,改好古舊嘅草綠色後,然後用墨分染,正中嘅葉子即刻死咗,再改用墨青分染,漏礬越來越嚴重,只有向幾片冇事嘅葉子埋手,看看效果如何,做到呢度已經勊得很,又夠鐘收工,而呢張圖由勾線到而家,耗時廿個鐘,又可以長埋喺字紙籮裏。

2010年3月14日星期日

亂畫一通

拎出之前喺網上攞嘅山水古畫,雖然仲未學到,仍然死心不息自己亂畫,但聽 carmen 講原來呢張係工筆山水,呢類有屋仔有人仔嘅佈局更合我意,本來畫裏面有嘅人物因唔識畫,所以已經自動忽略,但畫到其他部份至知,樹,畫唔掂,石頭,更唔掂,連茅草舖嘅屋頂都唔掂,老師,好難畫啊!難怪老師話如果學山水,最少要放兩年時間。

2010年3月4日星期四

臨李曉明牡丹完成圖

上次墨紅色的牡丹因為漏礬,最終都要放棄,好想畫一朵白色的牡丹,但又不想花時間練另一張牡丹圖,於是將上次墨紅色牡丹嘅圖改成白色,另外再加一只蝴蝶,得 carmen 指點,執過部份花瓣暗位和葉子層次之後,就開始第一次畫蝴蝶之旅,蝴蝶係第一次畫,所以留到最後邊看視頻邊畫,未到邊、過界、手震等等層出不窮,用放大鏡都畫到一塌糊塗,噚日畫咗半日蝴蝶,今日再執梗、莖、花蕊、花絲和老幹部份,總算是第一次完成一張完整的牡丹圖,雖然蝴蝶部份好肉酸,花頭亦唔夠好,因為呢張花房周圍唔夠深色,所以突顯唔到花蕊,而家知道點解要咁深色囉~

臨李曉明牡丹 III


得 carmen 指點,再執過部份花瓣暗位和葉子層次,然後開始第一次畫蝴蝶之旅,未到邊、過界、手震等等層出不窮,用放大鏡都畫到一塌糊塗,現只餘梗、莖和老幹部份,老幹又係我嘅死穴。

2010年2月25日星期四

臨李曉明牡丹 II

聽 carmen 說的用三種顏色去表達葉子的前後感,能力所限,只調色就用去不少時間,只平塗葉子就又已一天,但仍然沒前後感,芽苞又用錯顏色,聽日做白粉,仲有蝴蝶,希望下星期二可以完工。

2010年2月23日星期二

臨李曉明牡丹 I

因為好想畫一張白色的牡丹,但又唔想再練另一張牡丹勾線,於是拎咗原本係墨花魁嘅圖,改成白色的牡丹,圖中花朵部份尚餘白粉,葉子尚未完成。

2010年2月22日星期一

澳門睇畫展


2010年2月12日星期五

集成睇畫展
















雖然這一張“墨花魁”在我不厭其煩地修改後,顏色已經被我調教回來,但最終還是要停工,可能是我先平塗了葉子部份的背面,才導致分染葉子時紙張勁漏礬,原來要先做面,再做底,又學懂多一樣囉~

2010年2月7日星期日

只得骯髒二字的墨花魁

完成六色牡丹之後,急不及待就嘗試“李曉明”另一張牡丹圖“墨花魁”,雖然一直不甚喜歡牡丹,尤其不喜歡粉紅牡丹,在找比較簡單的圖好開始我的牡丹之旅後發覺,像“于非闇─墨灑金”和“李曉明─墨花魁”般,這種近墨紅色的花朵原來好美,白花畫得多,粉紅色的也嘗試過,原來紫紅色或墨紅色的花好難控制色差。